本篇文章873字,读完约2分钟

“作为一种基本的建筑材料,水泥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而且至少在10年内仍有长期稳定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指导下,中国水泥工业将迎来新的重大海外发展机遇。”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日前在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做出了非常乐观的判断。

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水泥业走出去最好时机到来

“一带一路”为水泥工业的海外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鼓励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促进外商投资冶金、建材等行业。这给水泥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郭文叁告诉记者,中国水泥工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走出去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

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水泥业走出去最好时机到来

近年来,海螺先后在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周边国家完成了投资调查和规划布局。其中,印尼南加的第一条生产线已经投产,第二条生产线正在建设中,西坝、苏拉威西、孔雀港等项目已经开工或开展前期工作。所有项目完成后,印尼熟料和水泥的总产能将分别达到2000万吨和2500万吨。

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水泥业走出去最好时机到来

此外,海螺还访问了俄罗斯、蒙古、南非、巴西、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为海外后续发展做好储备。

近日,海螺水泥(报价:600585,询价)还与中国银行签署了“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协议(报价:601988,询价),这也将为海螺“走出去”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

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水泥业走出去最好时机到来

标准升级即将到来

“中国目前水泥过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其中包括32.5%的低标号水泥,并没有优质水泥过剩。”郭文叁说。

在他看来,中国现在有1600多条新的干法水泥生产线。如果没有矿山,工艺不完善,布局不合理,只有约1200条生产线,熟料总产能约为12-13亿吨。它能生产约15-16亿吨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高标号水泥。受水泥运输半径的影响,水泥生产线分布在全国各地,平均分布在13亿人口中

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水泥业走出去最好时机到来

因此,可以说“中国水泥工业落后产能结构的调整已经基本结束,将进入一个非常良性稳定的发展时期。”水泥行业今年的表现肯定好于去年。”

不过,郭文叁表示,在落后产能结构调整基本结束后,水泥行业的“标准升级”迫在眉睫。

标题: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水泥业走出去最好时机到来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