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4字,读完约3分钟
国家商报(博客、微博)记者吴泽鹏来自广州
自2005年以来,146个超级稻品种被农业部命名,28个品种相继被取消资格。目前,仍有118个超级稻品种在确认范围内。然而,经过10年的推广,大多数种子企业表示,近年来,农民不再刻意区分所购大米是否为超级大米,这有一种“看疗效不看广告”的味道。
除了农民种植技术有待提高外,业内许多人认为超级稻认证过程中存在缺陷,现行超级稻认证标准和程序仍不合理,值得改进。
超级稻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根据《国家商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得的2010-2013年广东省常规稻和杂交水稻推广面积数据,2013年广东省常规稻推广面积前10名中,有4个品种是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它们是金农寺庙、河梅站、玉香油和桂农,总推广面积约239万亩;在10大杂交水稻品种中,吴优308、沈悠9516、沈两优5814、武丰优615和天优998位居前五,总推广面积约373万亩。
在推广区域的十大品种中,超级稻的品种数量与普通稻相当。超级稻比属于超级稻的常规稻和杂交稻略好。总推广面积约为612万亩,而普通大米的推广面积仅为438万亩。
然而,如果算上全省超级稻的总种植面积,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华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主任唐相如告诉记者,目前广东省超级稻种植面积约为800万亩,约占广东水稻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广东省的比例与中国大致相同。据人民网(603000,谷坝)统计,2014年,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推广面积已达1.36亿亩,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30%。
认证过程被称为水分
许多种子企业负责人表示,超级稻刚开始推广时,农民会因为广告而选择超级稻,但后来发现超级稻并不那么“超级”,所以选择超级稻的热情不再那么高。据唐相如介绍,农民种植普通水稻时,一亩地的成本约为七八百元,而种植超级稻的成本将高出20%左右。
业内许多人都说超级稻不能给农民带来高产。“90%的农民种植产量与普通水稻相似的超级稻。真正的超级稻是专门培育的,农民们不能这样做,所以没有意义。”湛江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开始,很难评价超级稻。后来,超级稻的接受被水化了。”上述湛江某企业负责人认为,在100亩申请超级稻认证的测产验收中,应随机选择田间进行测产,但专家组往往选择产量最高的田间。
超级稻能否给农民带来高产,决定了他们能否继续“享受”超级稻的缝隙。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已有28个品种被从超级稻名单中删除,其中许多是由于推广面积在一定时期内没有达到标准。
根据《超级稻品种审定办法》(农班克[2008]38号)的要求,被审定为超级稻后3年内年生产应用面积不足30万亩的品种不再命名为“超级稻”。
水稻研究所的一位主任说,目前超级稻的鉴定标准和程序仍需改进。“例如,超高产潜力的确定取决于100亩超高产示范方产量,大规模生产和小规模种植之间必须有产量差异。”
标题:超级稻认定被指存瑕疵 看潜力不看“疗效”?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