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7字,读完约3分钟
昨日(4月29日),2015“互联网加中国”峰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利用“互联网+”战车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据悉,腾讯宣布将与16个城市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互联网+智慧城市”。
在峰会上,腾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表示,“互联网+”是连接一切,而不是简单地添加。“如果互联网本身是一个技术工具和传输管道,“互联网加”是一种能力。”腾讯的立场非常明确,除了做内容,它还是一个“连接器”。
激活新的“信息能量”
在马看来,“互联网+”的能力来自于“+”激活的“信息能量”。
他说,中国有6.5亿互联网用户,是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有5.6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有了这么大的基础,就有可能一天24小时与周围的传统行业保持实时联系,从而创造更多的商机。
“我们目前的立场非常明确和简单,所以我们将做两件事:首先,我们将成为一个连接器,通过微信和qq通信平台,我们将成为一个连接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设备的连接器。我们不会涉及很多业务逻辑,我们只做最好的连接器;第二,我们正在做内容产业,而内容产业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马解释了腾讯目前的开放生态。
这种定位有什么好处?马认为,未来的“互联网加”模式是分散的、面向场景的,而不是过去的“集市”。这一趋势将与地理位置有关,覆盖数千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连接不同的传统产业,在垂直领域取得成就,构建强大的生态系统。
“携手”在许多城市推广“城市服务”
事实上,在今年“两会”期间,政府报告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制造业的融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腾讯研究院通过调研发现,中国351个城市都开展了“互联网+”的探索和实践。
对于致力于打造“连接器”的腾讯而言,其“互联网+”生态系统正在政策东风下悄然成形。例如,最近,长沙、无锡、大连、邯郸、常州、湘西自治州、益阳、盐城、襄阳、咸宁、开封、焦作、鹤壁、桐乡、临安、铜陵和湖南省的经济信息委员会与腾讯签署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成为这个生态圈的一员。
另一方面,一个移动服务型政府正在微信平台上建立。根据腾讯研究院和微信团队联合发布的《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截至2014年底,中国政府微信总数已达40,924个。国民政府微信具有从“发布”到“服务”、从“查询”到“服务”、从“分散”到“统一”逐步升级的特点。
据悉,微信“城市服务门户”已在广州、深圳、佛山、武汉和上海推出。十几项民生服务,如交通、医疗、水、电和煤炭支付都包括在内。从数据来看,微信的“城市服务”覆盖了6000万人,累计服务用户超过1100万。
腾讯表示,未来不排除将更多资源和业务整合到“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平台中。在“互联网加”时代,腾讯的愿望是做好“连接一切”。因此,它将坚持开放与联系的原则,寻求“互联网加民生”、“互联网加政务”、“互联网加产业”等多方面的合作,最终创造一个惠及全民的“互联网加智慧中国”新格局。
标题:“互联网+中国”峰会昨日举行 腾讯致力“连接一切”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