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8字,读完约4分钟
开医院、开诊所、围医生……自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开通以来,与健康保险行业高度匹配的“健康管理”已成为保险业“出镜率”最高的词之一。
当业界还在为上周推出的平安第一款网络健康管理产品平安好医生(Ping An Good Doctor,601318,sh)发布的一系列大计划而深感震惊之际,国家商报记者近日获悉,中国人寿保险(China Life Insurance,601628,sh)这一寿险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健康管理领域又有了新举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官方网站信息显示,一家名为“国寿兴品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兴品牌)的企业于4月8日完成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名称预核准。
此前,它曾与星牌集团合作
那么,中国人寿和中国人寿的关系是什么?中国人寿的一位知情人士在与《国家商报》记者的一次交流中透露,这个(中国首兴品牌)是该公司与兴派集团的合资企业,未来可能在养老和养生方面发展。
据资料显示,兴派集团全称是北京兴派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集体育、房地产、投资等行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事实上,中国人寿与星牌集团的合作早在去年底就开始了。2014年11月,中国生命健康体验中心在北京大兴区开业,这是一个联合健康产业项目。中国人寿投资控股官方网站的新闻稿介绍了该项目——它首次充分展示了中国人寿独特的“养老+健康管理”的综合医疗服务体系。同时,新闻稿称,“中国人寿已经形成了健康养老产业独特的发展道路。苏州阳澄湖半岛活力养老项目、天津空港医疗卫生一体化项目相继登陆,北京国寿星品牌健康管理综合体和三亚健康养生项目也即将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与兴派集团的合作只是中国人寿在健康管理领域的规划之一。
2015年1月5日,中国人寿与渐康国际医疗(03886,hk)签署投资协议,计划向渐康国际医疗投资近17.5亿港元。投资完成后,中国人寿将持有渐康国际医疗24.59%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数据显示,渐康国际医疗拥有香港最大的民营连锁医疗网络,也是首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医疗集团。
保险巨头正瞄准8万亿“大蛋糕”
什么是“健康管理”?为什么保险公司如此看重它?
在健康管理服务方面,中国保监会在2013年9月发布的相关通知中对健康管理服务进行了定义,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检测、评估和干预来控制风险和改善健康状况,包括体检、医疗服务、生活方式管理、疾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等。
据权威部门估计,到2020年,包括医疗服务、卫生管理等子行业在内的卫生服务业将发展成为总规模超过8万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此前指出,2014年至2020年,健康保险年均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5%以上,2020年全国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将达到60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面对如此诱人的蛋糕,许多保险巨头已经在积极布局。
平安是一家看到了这一领域潜力并在行业早期采取行动的公司。早在2008年,平安就参加了慈明体检(002710,深圳);2013年,平安对美年达健康有限公司进行了战略性投资。在上周举行的“平安好医生”应用发布会上,平安高管还透露,他们计划在未来十年在全国开设1万家诊所。
新华保险(601336,Guba)也在2011年明确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体战略转型路径,并提出养老产业和健康产业应视为两个协同产业。根据新华社2014年的年报,新华社的健康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全国12个城市建立了健康管理中心,2014年的营业收入接近1亿元。此外,北京六里桥康复医院和上海生命医疗中心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3月底,PICC健康保险公司的高管还宣布,PICC健康将建立一个独立的健康管理公司。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推广“健康保险+健康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双重的。一是要促进健康保险业务的发展;其次,我们应该控制医疗费用,减少赔偿压力。
然而,目前各保险公司的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即为客户或潜在客户提供咨询,这种服务对保险业务的拉动作用尚未体现出来。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线上线下对保险公司的最大价值之一就是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积累大数据,然后通过分析和挖掘来改进产品设计,或者对客户进行健康管理,从而降低客户生病的可能性,从而减少赔偿。
标题:国寿“健康管理”再落子 与星牌集团成立合资公司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