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1字,读完约4分钟
几天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国际货币和金融委员会第31次系列会议上阐述了扩大人民币自由使用范围的最新计划,其中包括qdii试点计划。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记者,在周小川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放宽个人跨境投资影响最大。
同时,周小川首次提出并阐述了“中国将实行有管理的可兑换”的概念和逻辑。
个人海外直接投资试点指日可待
周小川指出,金融和汇率改革将继续推进,包括:加快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进一步促进资本账户交换和人民币自由使用,进一步放松外汇市场管制;继续努力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在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更自由使用方面,周小川首次表示,2015年,在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和使人民币成为更自由使用的货币的目标指引下,中国计划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将针对在经常项目下仍不可兑换的项目。

周小川认为,首先,中国将创造个人投资者跨境投资的渠道,包括qdii试点项目。
对此,宋清辉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多年来,中国的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一直没有突破。以前,企业以外的个人不能直接跨境投资,因为对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的监管(略)马虎,容易异化为非法资产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qdii有望在上海自贸区试点。不久前,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杨铮表示,上海自贸区正努力在今年内推出“qdii”,并探索为自贸区内居民率先投资海外设定配额。

一家外资银行自贸区分行的内部人士告诉《国家商报》,一旦qdii推出,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个人可以将其本币或外币资金投资海外,包括海外股市、银行理财产品,甚至房地产。然而,投资目标最终取决于监管自由化的程度。“如果未来的政策允许人民币直接投资海外市场,这将有助于内地投资者规避汇率风险。我认为这是资本项目开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四种情况下保留资本控制
此外,周小川还表示,中国将推出深港通,非居民也将被允许在国内市场发行除衍生品以外的金融产品;在大多数情况下,外汇管理部门将取消事先批准的要求,并建立有效的事后监督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海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资本市场;通过消除不必要的政策障碍和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努力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使用;采取必要措施改善风险预防和控制。

宋清辉告诉记者,在周小川2015年在中国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放松个人跨境投资的影响最大,这将削弱外汇管理制度本身的有效性。“中国计划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人民币成为一种更加自由可用的货币。人民币正朝着自由使用货币的方向发展,这一政策将对中国乃至全球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宋清辉说。

记者注意到,周小川特别提到,中国已经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吸取了教训,中国将实行有管理的可兑换。
周小川进一步解释说,中国将在四种情况下保留对资本项目的控制:第一,对涉及洗钱、资助恐怖主义和过度使用避税地的跨境金融交易进行监控和分析;其次,新兴市场经济体仍需要对外债进行宏观审慎管理。私人部门的过度外债和货币错配是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第三,中国将在适当的时候管理短期投机资本流动,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资本流动将放松管制;第四,加强国际收支统计和监测。

在这方面,有一种观点认为,使用有管理的可兑换是中国特色,主要是为了防止资本外逃,并故意“保持一只手”。换句话说,2015年中国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有中国特色的”和“有管理的可兑换”。例如,在未来,如果有人出售一栋房子并直接将其转换成美元,然后在美国购买一栋房子,短期内仍然很难实现。
标题:周小川首提“有管理的可自由兑换”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39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