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0字,读完约2分钟

今天,我很高兴与大家分享台湾在保险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经验。18世纪末,西方国家发动工业革命,对外发动军事侵略,在经济上实行殖民主义,迫使中国敞开大门。鸦片战争后,外国保险业大规模进入中国,也带来了现代保险理论。1836年,一家英国保险公司在台湾设立台北代表处,开启了台湾现代保险业的发展。

保险与经济社会发展――台湾经验

我们从五个阶段分析了保险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一些具体特征:

首先,保险业处于萌芽阶段,从1836年到1895年。当时,台湾主要出口糖、茶和樟脑,几乎整个保险业都是由英国商人直接经营的,他们在台湾设立代理机构来处理水和火灾风险。

保险与经济社会发展――台湾经验

第二,保险业的建立时期是从1895年到1945年。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保险业进入台湾。1920年后,日本财产保险公司来到台湾设立营业所,其主要业务是火灾和水保险。

保险与经济社会发展――台湾经验

第三,保险业的起飞期,从1945年到1960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台湾经济遭到重创。当时,经济工作的理念是以工养农,以工促农,这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接管了日本在台湾留下的保险业务,并成立了两家新的保险公司。为了避免过度竞争,现阶段不允许新的保险公司或外国保险公司进入台湾。

保险与经济社会发展――台湾经验

第四,保险业稳步发展时期,从1960年到1986年。在经济上,政府大力发展出口工业和重化工业,并扩大公共投资,使经济持续增长。在这个阶段,人们的财富不断积累,储蓄率高达35%。1961年,政府放开了保险公司的设立。1968年,中央再保险公司成立,保险业稳步快速发展。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

保险与经济社会发展――台湾经验

第五,战国时期的保险业,从1986年至今。1980年,台湾开始实施自由化政策,其工业逐渐发展成为科学技术。与此同时,台湾逐渐放开了对美国保险公司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保险业也逐渐进入完全自由化阶段。此时,台湾寿险行业稳步增长,保费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但财产保险业增速放缓,寿险行业与财产保险业的规模差异日益扩大。同时,在这一阶段,引入了大量的政策性保险,如存款保险、强制汽车责任保险、居民地震基本保险、保险稳定基金等。台湾还大力推进社会保险改革,将商品创新与实物支付相结合,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保险与经济社会发展――台湾经验

总结台湾保险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经济增长带动保险业发展;第二,人身保险业带动财产保险业的发展。

标题:保险与经济社会发展――台湾经验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