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3字,读完约3分钟

关于“寻找中国经济亮点”的第四系列社论

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抵达一天前刚刚挂牌的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在翔宇综合服务大厅考察自贸区改革、分权和分权经验的推广。从两年前推动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到自由贸易区的“三个成果”,再到总理的基层调查,李克强的调查涵盖了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四个自由贸易区。他说,自由贸易区不是一个政策洼地,而是一个改革高地,所以要勇敢无畏。

自贸区要啃下更多“硬骨头”

到目前为止,虽然只建立了四个自由贸易区,但自由贸易区的一些红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分享。顾名思义,FTZ是一个试验场,重点不是在这块土地上能种植多少作物,而是将这里的“种植”经验传播和复制到全国各地。正因为如此,FTZ已经不像十多年前的开发区了。只要工厂建在一个圈里,企业入驻就能立即带来经济效益。

自贸区要啃下更多“硬骨头”

“知道山里有老虎,我们更喜欢在山里走”。这是中央政府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勇气。如果你想帮助老虎,你必须启动政府的自我革命。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启动,“负面清单”成为妇孺皆知的热门词汇,其背后的法治精神“让市场主体‘无禁令而为之’”,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份清单的基础上,李克强引入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进一步将“没有授权就没有法律,但必须履行法律义务”的法治原则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自贸区要啃下更多“硬骨头”

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相比,虽然都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但FTZ承担的改革任务更为艰巨。就像目前厦门地区探索将工商、质检、税务“三证三号”合并为“一照一号”一样,在此之前,公司要跑很多路,覆盖很多章节来处理相关事务,如果有任何环节出现延误,就无法顺利开展业务。

自贸区要啃下更多“硬骨头”

统一办证通常涉及到审批权限的归属和不同部门的协调,这是以往改革措施力所不及的。特别是,可能存在货币交易的陷阱。例如,如果一些公司急于做事,他们会花一些钱,找到关系,走“绿色通道”。由于这些诱惑和障碍,李克强称这种“三合一”是商业体制改革中的“硬骨头”。

自贸区要啃下更多“硬骨头”

现在,FTZ正勇敢地迈出这一步,成为改革的先锋,为推动全国在一年内实现“一个照片一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预期其他地方会很快抓住这一改革的红包。当然,除了商业改革的硬骨头,FTZ还会在更多领域啃硬骨头。市场参与者将持续分享政府改善管理和服务所释放的红利。

自贸区要啃下更多“硬骨头”

在这个意义上,一些专家称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四波浪潮。前三波包括建立五个经济特区和开放14个沿海城市,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是伴随着这些改革浪潮,中国一次又一次地成为世界经济的潮流。当前全面建设自由贸易区不是增加经济下行压力的权宜之计。相反,这是对中国经济和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制度创新的考验。

自贸区要啃下更多“硬骨头”

目前,中国经济的亮点不仅是创业创新的兴起,也不是一带一路倡导的巨大外部需求,而是治理国家的大胆尝试,即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来激活经济、释放红利。李克强反复强调,FTZ是改革的高地,而不是政策的低地,其深刻含义就在这里。

标题:自贸区要啃下更多“硬骨头”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3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