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6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河北融投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融投担保”)风险的不断发酵,涉及的众多私募股权基金和基金子公司逐渐浮出水面。据业内人士透露,河北融投担保有着广泛的业务模式和激进的业务。控股股东河北融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融投控股”)受委托后,相关风险终于开始暴露。
目前,河北省相关工作组正在对河北融投担保的业务进行全面调查分析。评级公司联合信贷(United Credit)最近警告称,河北融投担保“增加了业务风险,增加了赔偿金额”。
关于河北融投担保的出路,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融”)将入股河北融投控股。然而,4月21日,中国华融否认了其持有《中国商报》股份的传言,称该公司没有投资河北融投控股的计划。
粗放管理是不可持续的
"与河北融投担保合作的私募股权公司越来越多."一家私募股权公司的管理人士告诉《中国商业新闻》,许多机构将把河北榕头作为不良项目的担保。一方面,由于被担保方重视河北融投担保为国有企业,具有政府信用背书的背景,可以在项目中起到提升信用的作用;另一方面,河北融投担保在项目情况、公司财务状况、尽职调查等方面比较马虎。只要担保费足够,就会出具担保提供担保。
“在房地产行业,河北融投担保应该做得很多。它做很多事情,各种各样的事情,不仅在河北,而且在其他地方。”河北的一位受托人告诉中国商业新闻。
河北融投担保的大部分房地产项目已经得到上述私人投资者的认可。他透露,他的私人股本公司在2012年和2013年与河北融投有更多合作,其间出现了财务问题。河北融投利用挪用资金进行了补偿,但在2014年逐渐停止合作。
河北融投担保作为中国第二大担保公司和河北省最大的国有担保集团,获得了大公国际的AA+评级。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有更大的野心,即扩大业务规模,争取aaa评级,并计划在2016年上市。然而,随着经济衰退、有形风险的积累以及担保行业寒冬的到来,这一切都戛然而止。
“这个行业太激进了。”上述私人投资者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国有企业背景的担保公司,河北融投走了市场化的道路,敢于做任何项目,但其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跟不上业务发展,粗放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
中国华融不是“接收者”
至于河北融投担保的出路,上述熟悉河北融投担保的民间投资者表示,“受托不是好事”,“对担保项目进行风险调查,目的是为了下一步清理更有可能破产的资产和债务。”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华融将入股河北融投控股,具体金额仍在谈判中。
然而,中国华融最近对《中国商报》的回应是:“我们公司没有在河北榕头投资的计划。我们与河北融投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是基于中国华融与河北省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下企业之间正常的合作意向。目前没有实质性的合作项目。”
河北融投控股官方网站显示,2014年12月29日,河北省政府、河北融投控股集团和中国华融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石家庄举行。河北省政府和河北融投控股将与中国华融在资产管理、信托、融资租赁、证券、投资、银行金融、房地产等业务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服务河北省中小企业,共同推动河北经济发展。
“近期工作重点是河北融投与中国华融在资产管理、并购、资产证券化、工业园区建设、产业投资基金设立等方面的业务合作。根据协议,中国华融还将积极协助河北融投组建省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重点开展并购、资产证券化、债务回购、发行公司债券、推荐上市等业务。”河北融投控股官方网站称。
标题:河北融投担保被指“大跃进”华融称不当“接盘侠”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3785.html